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政府信息公开

自治区“两会”、春节期间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研判及管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5-01-17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自治区“两会”即将召开,春节临近,群众探亲访友、出行出游等活动频繁,各类庆典活动增多,人流车流物流量加大,部分企业赶工期抢效益,易出现超负荷生产或违规作业等情况;加之低温、风雪、冰冻等灾害天气多发频发,强震背景突出,各类风险因素交织叠加,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一、道路交通领域

安全风险:一是流大幅激增。据预测,2025年春运期间,全区铁公机运输总量较2024同期将上升10%左右,春节假期免收小客车通行费公路货运繁忙道路交通运输系统持续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客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货运车辆超载超限,私家车争道抢行、强超强会等违法行为易发多发。二是源头安全隐患突出全区尚有3.9万辆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1.8万名驾驶人员驾驶证逾期未审验、未换证以及491家风险较高的运输企业源头隐患未及时清理到位“带病上路”风险增大。三是恶劣天气频发。局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可能出现寒潮低温、风吹雪等极端天气,对高速公路桥梁、长大下坡路段、隧道出入口、农村地区急弯陡坡和临水临崖路段等影响较大,容易造成车辆追尾、碰撞等交通事故

管控措施:一是推动源头隐患治理。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重点排查风险较高的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两查两见面”行动,推动企业风险隐患动态清零,严禁“带病”车辆、驾驶员参加春运;排查整治积雪结冰、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要路段风险隐患,增设警示提示标志,落实临时性防护设施。二是加大路面查控力度。最大限度将警力和装备投向一线,加大显性用警力度,有力震慑违法行为。实行高等级勤务,全面启动交警执法站,增设临时执勤点,对“两客一危一面”重点车辆逢车必查,对其他车辆逢疑必查。三是抓好违法精准查缉。紧盯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严管严查高速公路超员和疲劳驾驶、普通国省道和农村道路“两违”及强超强会等重点违法行为。突出重点查控点位和时段,严查酒驾醉驾违法行为。

二、消防领域

安全风险:一是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增加大型商业综合体、餐饮娱乐、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举办各类促销活动,特别是KTV、电影院、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客流量明显多于平时,甚至超限运营、超员接待,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二是居民用火用电火灾风险仍然居高。部分居民采用大功率电器取暖,容易因用火不慎、电气超负荷等原因引发火灾。群众祭祀扫墓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可能造成节日期间火灾起数相对集中。

管控措施:一是强化消防安全检查。突出人员密集、餐饮娱乐场所和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区域、民俗游园灯会等节庆活动,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等火灾高危场所以及“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自建房、沿街门店等低设防区域,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提前开展消防检查,重点纠治违规用火用电、违规住人、违章施工作业、停用消防设施、堵塞消防通道等行为。二是紧盯居民家庭住宅。针对燃放烟花爆竹及用火用电用气高位运行等情况,组织基层网格力量,加大居民楼院防火巡查检查、进楼入户宣传力度,指导居民开展“三清三关”活动。三是广泛宣传教育警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作用,高频次播发消防安全提示,提示防范消防安全风险,严格动火动焊管理,加强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曝光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

三、燃气领域

安全风险:一是燃气用户可能存在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连接软管、燃气器具,未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等问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二是部分城镇燃气管道建设年代较早,出现老化,特别是受冬季低温影响,易出现管道、阀门等部件变形、冻裂、破损等问题而引发事故。三是一些区域可能存在违规占压长输管道造成管道下沉断裂,事故风险加大。第三方在没有准确图纸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施工引发管道泄漏、着火、爆炸等事

管控措施:一是持续开展燃气安全等法律法规、常识、案例警示等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敏锐性和安全生产生活意识。督促燃气经营企业落实入户安检、随瓶安检制度,及时发现和提醒用户存在的问题隐患和不安全行为。二是加大节日期间燃气管道设施巡检力度,及时维修更新,确保正常运行。紧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快推动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从根本上消除燃气管道设施安全风险。三是扎实做好燃气长输管道安全风险管控,结合当前安全生产特点,加大巡视巡检力度,及时清理占压管道违规建筑,严肃查处损坏管道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房屋市政工程领域

安全风险:一是部分地下市政管道运行时间较长,存在老化、锈蚀等安全问题,低温导致供水、供热管道冻裂、爆管引发事故的风险高。二是冬季室内装修施工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易出现安全制度执行不严格,电气焊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不落实,烧煤用电取暖防护措施不到位,引发触电、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三是部分用于农贸市场、餐饮饭店、休闲娱乐等场所,以及民宿、宾馆等旅游接待的经营性自建房可能存在擅自改变房屋用途、擅自改扩建、违法违规装修等问题,安全风险较高;受冬季局部降雪量增大的影响,屋面雪荷载持续增加,校舍、医疗机构、文旅设施、游泳馆、博物馆、体育和展览场馆等涉及公共安全的建筑物屋面违规堆放杂物,坍塌事故风险高。

管控措施:一是有序推进城市供水、供热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加快消除市政管道设施“硬伤”。定期对供水、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设备进行巡查与维护,确保安全运行。二是开展冬季施工用火用电等重要环节隐患排查治理,严禁将未完工工程作为住宿场所,工人宿舍严禁明火取暖和乱拉、乱接电器,严防火灾和触电事故。三是加大对用于餐饮、住宿、农家乐等人员密集的经营性自建房巡查频次,发现房屋结构安全隐患风险的立即疏散人群,果断采取管控措施,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四是加强对体育馆、校舍、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屋面结构隐患排查力度,重点检查各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物的屋面是否存在违规堆放各种材料、设备的情况,是否存在荷载超限的情况,坚决杜绝大跨度建筑垮塌事故。

五、特种设备领域

安全风险:温环境影响,易出现锅炉管道结冰堵塞、安全阀冰冻失效,压力容器低温脆性失效开裂或密封面泄漏、液位计和设备仪表冻裂,压力管道挂冰积雪受压弯曲、安全附件失灵,客运索道钢丝绳结冰、轮衬打滑等问题,安全风险增高

管控措施:一是压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使用单位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加强冬季严寒天气下特种设备安全管控,加大对特种设备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整治安全隐患,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确保安全运行。二是持续强化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开展今冬明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检查滑雪场客运索道、供暖锅炉、户外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冬季高风险设备,严肃查处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的违法行为。

六、旅游领域

安全风险:一是在景区举办灯光秀、篝火晚会,星级饭店、旅游等级民宿举办节日活动,用电量大,线路过载易引发火灾。二是设立在景区或文博场馆的一些知名庙会、新春灯会等,游客和观众人数众多,在狭窄通道、出入口等区域,管控不当,极易发生踩踏事故。三是各大雪场游客数量激增,索道设备维护不及时、安全警示标识不到位等问题引发事故风险增高。四是冰雪旅游线路单一,通行路段易出现瞬时拥堵以及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超载、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极易引发事故。

管控措施:一是加强电气线路检修,节前对各类文旅场所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线路无老化、破损等问题二是利用线上预约、门票分时段销售等手段控制现场人数,合理规划游客路线,安排专人值守,实时监控人流密度,一旦出现拥挤迹象,及时采取限流、分流措施,引导游客有序疏散。三是全面排查整治滑雪场等场所游乐设施风险隐患,完善警示标识等基础设施,强化设备检维修,确保安全运行。四是认真分析研判冬季旅游线路人流、车流、路况、气候等风险因素,及时发布出行提示,加大巡查密度,强化车辆管控,做好交通安全劝导服务工作,减缓冬季旅游道路交通压力。

七、一氧化碳中毒窒息风险

安全风险:冬季气温较低,部分厂区、施工工地、自建房、出租房,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采用柴煤取暖,煤炭燃烧不充分,一些居民燃气灶具使用不规范,极易引发中毒窒息事故事件。

管控措施:一是组织开展厂房库房、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和农牧民住宅、施工工地、职工宿舍、自建房、出租房等重点场所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整治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风险隐患。二是组织对经销燃煤炉具、烟囱风斗、燃气灶具、一氧化碳报警器等设施的商家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三是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快手等多种媒介方式广泛开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活动,突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通过入户宣讲、发放“提示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知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