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份天气转暖,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交通运输、工矿商贸等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旺季。叠加春季大风、降雨天气增多等因素,森林草原火灾和融雪性洪水风险显著增加,多重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管控面临严峻挑战。加之肉孜节、清明节临近,群众回乡祭扫、春游踏青、走亲访友等活动集中,进一步加剧了安全生产管控压力。
一、道路交通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全区危化品运输车辆2.84万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车辆安全附件缺失或失效、防静电措施不到位、危化品装载不规范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加之,大风、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易引发车辆失控或能见度不足,安全风险增大。二是“两节”假期高速公路实行免费通行政策,返乡、探亲、出游等自驾车流量将同比增加,乌鲁木齐、伊犁、吐鲁番、喀什等重点区域进出交通流量将比平日激增,容易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拥堵,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概率。
管控措施:一是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检查,借助安全管理监控信息平台强化安全管控,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防控危化品公路运输的安全风险。二是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紧盯重点路段安全管控,以高速公路、陵园墓区周边道路、通往景区公路及农村道路为重点,加强重要时段交通疏导。
二、消防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清明节期间,群众扫墓祭祖活动增多,祭扫场所人流密集,焚香、烧纸活动频繁,极易引发火灾。二是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自建房、出租房的电气安全隐患点多面广,小火亡人事故风险依然突出。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租赁厂房、仓库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仓储货物流动增多,违规进行装修改造、违规电气焊作业等易发生火灾。
管控措施:一是加强祭扫场所管理,对祭扫场所周边进行隐患排查,清理可燃物,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用火行为,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山林,禁止在林区、草地等易燃区域焚烧纸钱。二是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等安全专项治理,紧盯高层地下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经营性自建房、“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等不放心、不托底场所,重点整治违规堵塞占用消防生命通道、违规电气焊动火作业等问题。
三、建设工程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2025年全区交通网络、能源基地、高标准农田、城市更新等重点建设项目多,建筑厂房、水库电站、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建设活跃,作业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多,人员流动大,户外高空、受限空间、检维修、断路、动火、临时用电等作业频繁,现场各类生产活动安全风险突出,如基坑开挖、支护、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等危大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外委外包安全管理与教育培训不到位等。加之春季大风天气增多,人员春季疲困,极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
管控措施:一是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做好现场监督和巡查检查,加大对基坑支护工程、土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工程、拆除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督检查。二是严格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考核,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实操技能考核,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强化现场劳动防护措施落实。三是排查整治各类高处施工平台、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未开展特殊作业审批、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旅游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伴随新疆文化和旅游促消费行动的实施,全疆各地会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吐鲁番杏花节、和田玫瑰花节等,活动组织方安全管理不到位,大型游乐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容易引发拥挤踩踏、人员涉险被困事件。二是“两节”假期临近,自驾短途游、近郊游及周边游大幅增加,涉旅运营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非法运营车辆参与旅游运输,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三是4月全区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变化较为频繁,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大风、沙尘暴、局地暴雨等极端天气,大风天气可能引发山体岩石松动落石、树木倾倒,局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户外景区安全管理造成威胁。
管控措施:一是切实加强景区景点、酒店、大型旅游活动主办方等责任主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旅游景区高风险旅游项目、游乐设施设备、涉林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等的安全管理,加强游客流量监测,做好车辆分流和人群疏导,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二是加大对旅游客运班线、旅游包车业务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旅游包车未持有效包车牌经营、不按照包车牌载明事项运行、招揽包车合同以外的旅客乘车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督促加强涉旅运营车辆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三是强化文旅、交通、气象等部门联动,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应急处置、防范应对等有关信息,督促景区通过监控实时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对容易出现融雪洪水的区域实施游客限流,并设置警示牌和警戒区域。
五、农机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全区预计有72.65万台农用机械投入春耕生产,农用机械擅自改装、超负荷作业、带“病”作业,可能导致机械故障和安全事故,加之农机作业环境复杂,田间道路狭窄、坡地作业、障碍物多等,增加农机事故的风险。
管控措施:定期对农用机械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确保农机性能良好,优化农机作业环境,作业前清理田间障碍物,确保作业区域道路畅通,在复杂地形作业时,安排专人指挥和监护,避免农机陷入沟壑或翻覆。定期组织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利用宣传栏、广播、培训会等形式,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高危作业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4月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频繁,高危作业较多,易引发中毒、窒息、火灾等事故。动火动焊作业方面,未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作业中未采取防火防飞溅措施、作业不规范等易引发火灾事故,未配备消防设施易导致火灾扩大,安全风险高。有限空间作业方面,食品加工、畜牧、建筑施工、市政公用等行业领域企业在进行地下管网、排污管道、污水池清淤作业时,如未严格落实审批制度、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易引发中毒窒息事故,春耕时农户使用农家肥浇灌,养殖户清理农家肥存量,化粪池、沼气池等有限空间作业增多,作业人员安全素质低、安全防护装备缺失、周边人员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有限空间事故。检维修作业方面,检维修前未办理安全作业票、未开展作业危害分析,检维修过程中设备未完全停止运行或因误操作重新启动,使用不合适或损坏的工具,零部件掉落,登高作业设备搭建不稳,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绳,设备顶部检维修时未设置防护栏杆或警示标识等极易造成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
管控措施:一是严把动火动焊作业审批关,作业前复核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开展动火分析、清理或隔绝周边可燃易燃物;作业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方案,规范设置防火花飞溅的装置,配足配齐灭火器材,落实作业监护;作业后及时清理作业现场,严防动火作业引发火灾。二是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强化风险辨识,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把作业审批关,做好通风和气体分析,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配齐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气体监测和专人监护制度,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三是加强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强化设备作业过程风险辨识,做好设施设备检维修作业的统一协调,采取有效隔离措施,悬挂“禁止合闸”“正在维修”等警示标识,严禁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