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政府信息公开

2025年5月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5月份历来是事故的多发期,近三年5月份事故起数环比平均上升8.4%,特别是今年部分金属及化工产品原材料价格受能源转型、政策支持以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呈现上涨趋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旺盛态势,大量项目集中开工,对事故防范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同时,“五一”期间,人流、物流、车流显著增加,商业促销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集中,景区、宾馆饭店等场所人员密集,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增加。加之,山区积雪融化,伊犁、阿勒泰、塔城、喀什、克州、和田等地部分区域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和不利影响。

一、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从近三年5月份事故情况看,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占5月事故起数总数的66.3%,事故原因主要为车辆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当前正值春耕春种和生产建设繁忙期,公路货运量持续增加,车辆“三超一疲劳”问题易发,安全风险较高。二是从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明查暗访和自治区综合检查反馈的情况看,道路运输第三方动态监控平台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实时预警和处置不及时,导致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剧。三是“五一”期间,返乡探亲、跨地旅游等出行需求集中,假期首尾阶段进出城路段车流量激增,景区景点和娱乐场所周边路段车辆聚集,超员、超速、疲劳驾驶、酒驾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显著增加。四是随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投运,通往机场的部分路段可能因驾驶人员路线不熟悉、道路标识不完善造成道路拥堵,存在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一是实时监测节日期间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车流情况,提前研判易拥堵点段,做好车流疏导等工作,特别是加强对S101省道等网红公路巡查管控和车辆引导,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全力保障车辆通行安全有序二是强化“两客一危一货一面”安全监管,依托第三方动态监控平台,对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行为进行及时纠正,督促客运、货运等运输企业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加强驾驶人员安全培训。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日常监管,加大联合执法频次和力度,特别是要紧盯清晨、夜晚等高风险时段,重点在城乡结合部以及通往田间地头、养殖场院等主要路段,严查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四是加强机场周边道路安全管理,完善机场周边道路标识标线和导航指引,利用新媒体,广泛宣传机场道路变更相关信息。

二、消防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广大群众出游愿望强烈,宾馆饭店、大型综合体、商场市场、餐饮娱乐等消费服务业场所人员高度聚集,超员经营、违规用火用电、线路老化、电器负荷过载、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等动态隐患难以有效杜绝,火灾风险明显增大二是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存在冷库违规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不合格、违规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或广告牌等问题,增加了安全风险。三是从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明查暗访和自治区综合检查反馈的情况看,全区个别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疏散通道堵塞、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操作不熟练等安全风险,需重点加以关注。

管控措施:一是深刻汲取辽宁辽阳市4·29”火灾事故教训,聚焦宾馆饭店、高层建筑、医院、一老一小场所(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景区景点、娱乐场所等高风险场所和老旧小区、三合一、九小场所、自建房等不放心不托底的区域,排查整治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畅、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消防设施损失停用和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风险隐患,督促建设完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二是加大节日期间安全检查力度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深入细致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明火或者电焊、气焊作业等行为。三是深化消防宣传五进工作,广泛开展风险防范和逃生自救常识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三、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从近三年5月份事故情况看,建筑业事故起数占5月事故起数总数的15.2%,随着全区1700余个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复工复产,部分企业追进度抢工期,大量招募临时工,存在未经正规培训直接上岗,无资质人员混入作业等情况,临时工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操作技能不足,易发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事故。二是项目复工复产后,作业现场交叉作业频繁、工序交替复杂、升降机、塔吊等大型设备高强度运行,危大工程施工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环节安全风险突出,容易引发起重伤害和火灾事故。三是节假日期间,部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弱化,高危作业监护不到位、作业人员心态松懈引发“三违”现象反弹,安全风险增大

管控措施:一是督促建设单位全面摸清在建项目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杜绝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加强临时用工管理,严格审查用工资质,杜绝无资质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对新进场的临时工,必须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多工种、多设备同时作业,强化升降机、塔吊等大型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严禁设备“带病”作业。三是对于危大工程施工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等高风险环节,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监护和应急准备,防止起重伤害和火灾事故的发生。四是“五一”假期期间,加大日常巡查、动态监控、安全检查力度,强化高危作业监护,严查施工现场“三违”行为,杜绝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确保“五一”假期期间施工作业安全。

四、旅游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一是今年5月,随着文旅惠民、学生春假政策的实行,各类旅游景点、景区和娱乐场所等人流量较平时将有大幅度增长,如,“五一”小长假期间,喀纳斯景区游客预计达2.5万人。游客总量控制不当、现场疏导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拥堵,安全风险高。二是近年来,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发生小型固定翼飞机迫降事故、漂流项目淹溺事故三角翼坠落事故“五一”假期期间,群众出游活动增多,一些景区大型游乐设施长时间、高频次运行,可能存在维护保养不到位的风险三是旅游活动进入旺季,旅游包车需求增多,旅行社为降低成本易出现不规范旅游包车行为,增大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管控措施:一是“五一”期间,加强对各类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及文旅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科学合理控制客流量,提前制定疏导方案,严防因人员聚集引发的拥堵、踩踏事件。二是加大旅游场所风险区域、游客运载工具、游乐设施及带有危险性项目的排查监测和维护保养力度,严禁“带病”运行,特别是强化缆车、索道、彩虹滑道、滑翔机等设施项目的监管,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严防事故发生旅行社和旅游包车企业在车辆租赁和从业人员资质审查环节,要严格检查车辆安全性能及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合理安排旅游行程,避免因变相压缩成本或压紧行程时间而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同时,加强旅游包车非运营时段的管理,严禁从业人员私自招揽客运业务,杜绝违法经营。四是文旅、交通、气象等部门加强协同合作,建立健全恶劣天气预警、应急处置和防范应对信息发布机制,指导景区利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客流量,对易发生暴雨性洪水的区域采取游客限流措施,并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燃气领域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进入生产经营旺季,城乡燃气生产生活用量增加,用户操作不当、环境通风不良等安全风险增大。加之,当前夜间经济逐渐活跃,夜市使用不合格燃气灶、液化石油气钢瓶,违规超量储存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易引发燃气事故

管控措施:一是督促指导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落实定期入户安检、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落实随瓶安检等要求,加强用户端燃气管道设施的维护保养。二是加大夜市燃气灶具、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状况的检查,确保燃气泄漏紧急切断装置正常运行。三是开展用气安全宣传教育,确保用户能够对燃气泄漏进行自查自检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