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会议强调,要把握关键,以点带面,全力以赴抓好“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全面科学开展“十四五”规划终期评估,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围绕灾害事故先期预防、早期响应、应急指挥、救援处置、科技支撑等科学确定目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形成“1+3”应急管理“十五五”规划。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立足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常态与非常态下应急工作机制。形成“两委、三部、一中枢”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即安委会、防灾减灾救灾委牵头抓总,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指挥部专司其职,自治区应急指挥部中枢统筹。
——推进法治化进程。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风险、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条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修订。大力推进跨部门“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督检查。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主动靠前服务,加快推进兖矿其能、大红柳滩锂铍矿等大型矿山项目以及准东等园区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重点化工项目安全许可手续办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全量进入政务服务大厅。深化“一窗通办”“大综窗”改革,优化工作流程,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积极助力新疆自贸区建设,加强调研评估,依法依规下放行政职权。
以治本攻坚为重点,全面筑牢安全生产坚实屏障
——标本兼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持续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治本之策,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宣贯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提升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深入推进“一件事”“全链条”模式向各行业拓展延伸。全覆盖开展化工重点地区、园区负责人和金属冶炼、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提升“关键少数”安全意识和事故预防能力。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矿山领域,出台各级矿山监管部门落实执法责任、矿长记分管理等办法。严格落实煤矿重大灾害治理措施,打造区域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样板。深化非煤矿山安全设施合规性诊断和外包工程专项治理。加快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建设进程。加快推动国家级矿山重点县验收摘帽。危险化学品领域,高质量推进化工园区“十有两禁”安全整治提升。深入推进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老旧化工装置更新改造。工贸领域,制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颁布危险作业行为禁令。推动钢铁和铝加工企业100%接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深入贯彻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认真领会中办、国办印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结合实际优化考核指标、方式。
以机制建设为根本,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完善普查成果应用体系。探索建立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引导人口、产业、设施向更安全区域集中。建立普查数据动态更新机制,推动综合风险评估结果的更新应用。以乡镇为单元开展重点隐患评估,分类分级建立灾害台账。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修订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监测预警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健全完善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
——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抗震救灾方面,做好大震巨灾预案方案、力量建设和应急演练等工作。强化军兵地协调联动,有力有序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防汛抗旱方面,推动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加强汛期检查督导,确保各类突发险情灾情科学高效处置。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加强边境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综合减灾方面,完善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指标体系,在10个县市深入开展基层综合减灾能力提升工作。
以应急准备为牵引,着力提升救援救助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制定自治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推动在准东建设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探索建立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着力构建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修编自治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启动新一轮预案制修订工作。做好“应急天山·2025”实战化综合演练,以实战演练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
——夯实应急救援保障基础。制定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应急抢险救灾物资指导目录,推动乡镇物资储备点建设,强化“三断”等极端不利情况下的抢险救援、应急通讯、转移安置。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赋能应急管理新质战斗力
——充分发挥国债项目效益。做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后半篇文章”,制定装备管理、运维保障、使用培训、平台运行等工作制度。
——稳步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构建以大数据支撑和智能服务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智慧大脑”。各地加快建设一体化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报告、指挥调度、联合会商等功能。
——构建科技合作多元化模式。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支撑保障水平,加快推动应急管理相关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社会组织,推动建立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机制,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实施一批应急管理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以基层基础为重点,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风险防范、队伍实战、应急处置、支撑保障能力。选优配强应急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开展应急管理系统事业编制人员专项招聘工作,充实到地县应急管理部门。科学编制乡镇(街道)履行应急管理职责清单,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持续完善社会共治体系。实施严重失信名单管理,推动建立巨灾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职工群众举报身边隐患。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成功预警避险奖励办法、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制度,推动实施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落实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精神,探索建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相邻州边境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
——提升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依托企业资源,优化应急管理培训网点设置,加快完善准东矿山安全、克拉玛依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基地功能。强化“三岗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常态化开展事故警示教育,事故单位责任人员必须重新参加安全培训。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应急管理文化产品,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提升“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教育活动质效。